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

2019-12-20 15:28  来源:经济日报

2019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国城市论坛“中国城市发展70年与浙江优质城市化之路”在宁波举行。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建议,并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未来共同谋划。

在过去的70年里,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未来,中国城市化将进入减速、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群将是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形式。工业化和城市化仍然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动力,中国城市化还有很大的空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促进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是下一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思路。

城市化是中国整体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现代化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70年来,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新道路”以来,城市发展进入了以人为本的新阶段,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总结70年来城市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基本特点和经验,分析新趋势和新问题,对于更好地推进新时期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2月12日至14日,中国城市经济协会、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委员会、宁波半边山投资有限公司在宁波联合举办了2019年中国城市论坛“中国城市发展70年与浙江优质城镇化之路”,专家学者在论坛上提出建议,共谋中国城市发展新未来。

制度创新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中国已经从以农村为主导的农业社会跃升为以城市为主导的工业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认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制度红利,制度红利的释放动力来自工业化的动力和改革开放的放大效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前部长李山童也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来自制度和政府行为。这一驱动因素带来了宏观经济增长、中观产业结构调整和微观劳动力流动,为不同层次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支撑条件。

对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仍有隐忧。

潘家华认为,进入城市主体社会后,根据制度红利的释放率和效果,中国城市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红利空间将逐渐缩小。

此外,城市化早期积累的大量问题和矛盾可能集中暴露出来。李山童认为,中国城市化中前期积累的矛盾在城市化中后期会更加尖锐。就社会融合而言,城市内部的双重矛盾尚未解决。在城市建设方面,虽然中国城市没有形成大贫民窟,但仍有1亿多人居住在棚户区。在资源和环境方面,土地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在金融方面,过度依赖土地出让和土地抵押的城市建设融资模式已不再可持续,隐性地方债务风险已成为中国金融体系最大的隐患。

宁波大学校长沈人孔教授从城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三大矛盾

绿色发展是未来城市化的必然趋势。沈人孔认为,城市的绿色发展将进入一个高水平和低水平并存的阶段。基本需求是指满足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属于“浅绿色”发展水平。高层次需求是指满足生态环境审美需求、维护生态环境权益的需求,属于“深绿色”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浅绿色”和“深绿”发展阶段,并将转向“深绿”发展的高级阶段。

城市群是未来城市化的主要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单晶晶认为,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镇协调城市格局符合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和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本特征。李山童认为,城市群已经成为不平衡发展和效率优先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群的形成也是城市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特征。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城市经济协会副主席秦尊文表示,推进城市化需要充分发挥大城市在引领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未来将形成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以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高质量发展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李山童认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必须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将成为必然趋势。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城市的现代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和服务,拥有良好的居住空间环境、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让所有居民都能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推进发展范式转变,走优质城市发展新路。

工业化和城市化仍然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动力,中国还有很大的城市化空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促进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是下一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思路。

促进生态文明范式下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张永生研究员认为,现有的城市化模式是基于工业文明的范式,是传统工业化的产物。这种模式需要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各种因素的集中。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发展范式的根本问题入手,有效地促进生态文明范式下发展模式的转变。

深刻把握优质城市发展的内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认为,应从数量(数量)、形态(布局和形态)和原则(发展理念)三个关键词入手,深刻把握高质量城市发展的内涵。这座城市的发展取决于工业的繁荣。绿色发展不是没有发展,而是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约束下实现工业绿化和生态保护的产业化。李山童认为,应积极完善标准体系,促进城市化高质量发展,以反映不同城市化阶段的不同特征。

加快城市经济“三大体系”建设。在学术层面探索一个规范合理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学长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张永生认为,生态范式下的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