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 >

专访聚焦 南京中北盛业:权责双轨破车位困局

2025-07-24 16:30  来源:南方都市网
  走进南京中北盛业开发的江宁滨江住宅区,地下车库入口的电子屏清晰标注着三类车位的权属信息。红色标识的产权车位归业主个人所有,黄色标注的人防车位属于国家财产,绿色显示的公共区域则由全体业主共享。这种权属可视化的管理方式,正是该企业化解车位纠纷的核心实践。面对城市社区日益突出的停车矛盾,中北盛业通过法务前置确权、租售灵活调配、收益透明分配三大举措,构建起权责对位的治理新范式。

  法务前置——筑牢权属根基

  “八成车位纠纷源于权属模糊。”中北盛业负责人在访谈中直指痛点。企业严格依据《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建立三重确权机制。对于开发商自建的产权车位,通过合法建造取得独立产权证,支持自由交易;计入公摊面积的共有车位,所有权明确归属全体业主;而人防车位则悬挂人防部门备案文件,注明“国家所有、开发商代管”属性。在溧水某项目中,曾有业主质疑地面车位归属,物业调取测绘报告中“未计入公摊”的条款后,争议当场化解。法务团队强调,所有销售合同均经过三轮合规审查,确保与民法典物权编规定无缝衔接。

  梯度供应——激活资源效能

  面对南京改善型住宅的多元需求,中北盛业创新推出分级供应策略。在高端改善型楼盘设置1:1.9的车位高配比,购买200平方米以上住宅的业主可获赠车位优惠券,项目去化率达82%。刚需盘则采取1:1.15的配比标准,支持产权车位分期付款,减轻业主压力。河西某项目的滞销案例尤为典型——开发商将20个产权车位转为“先租后售”模式,业主三年内缴纳的租金可全额抵扣购车款,既缓解资金周转压力,又满足过渡期停车需求。

  阳光账本——化解收益争议

  人防车位收益分配历来是矛盾焦点。中北盛业严格遵循“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将人防车位租金划归开发商,同时把电梯广告等公共收益的70%注入维修基金,30%用于补贴物业服务成本。2024年江宁项目公共收益累计41万元,在翻新儿童游乐场时,物业将每张工程发票张贴公示,这本阳光账本最终获得业主大会全票通过。对于非业主临时停车,企业采取谨慎态度,仅允许经业主确认的访客进入,且收取的临时费用在扣除管理成本后,全部返还业委会专项账户。

  均价补偿——熔断价格纠纷

  车位降价是最常见的矛盾类型。中北盛业独创的均价补偿方案在实践中成效显著。业主王先生曾以20万元购得产权车位,次年开发商促销降至12万元。经街道办协调,企业在其购买第二车位时给予60%折扣,使两个车位均价趋近市场合理水平。物业记录显示,近三年11起类似纠纷均通过该模式化解,未引发任何诉讼。这种柔性调解机制,配合物价部门核定的80元/月管理费标准,以及定期公示的地坪维护、消防检修等成本清单,有效消解了业主对重复收费的质疑。

  权责对等——构建治理新生态

  中北模式的精髓在于法治刚性与管理弹性的平衡。通过产权登记书、公摊测绘报告、人防备案文件三类法律文书,从源头切断权属争议;依托高配比优势创新租赁缓冲机制;严格区隔经营性收益与公共性收益。随着《民法典》实施细则深化落地,这种“开发商主导建设权、物业执行管理权、业主享有监督权”的三权分置体系,正为高密度城市社区提供可持续的治理样本。在雨花台区住建局的备案档案中,中北盛业近三年车位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成为南京新一线城市社区治理的典型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