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画在岩石上的狰狞面孔表达了人类祖先的思想和感情

2020-01-16 11:04  来源:南昌新闻网

在人类历史上许多未解之谜中,神秘的人脸岩画就在其中。几千年前,古代人类在岩壁上刻下他们狰狞的面孔。他们的表达和传播是什么?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答案。

“迪恩,在通天河的下游又发现了几幅岩画。请去看看……”到了冬天,高原已经被银覆盖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贾阳尼玛正在办公室查阅历史资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他突然收到城垛县文联工作人员索南的消息:“最近,位于三江源头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有了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玉树县城多县布拉镇南云社区,“出现”了两幅神秘的人脸岩画。这是首次在青藏高原发现人脸岩画,神秘的人脸岩画再次引起世界的关注。

人脸岩画的年代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玉树位于青藏高原,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之一,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范围内。平均海拔4000米,神奇的高原地貌、宗珊的水源和野生动物的天堂孕育了数千年来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奇观。在这里,59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岩画遗骸被鉴定出来。包括3400张个人照片,可以追溯到3500到2600年前。

"雕刻在离地面大约220厘米的地方,两张脸基本上是圆的,眉毛很重,鼻子是三角形的,嘴巴是单个字符的,嘴角两边有两个下划线,秃头,有点狰狞。"当嘉阳尼玛在城多县布拉镇南云社区附近的两面岩壁上发现岩画时,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随即,嘉阳尼玛与专家组一起,对人脸肖像岩画进行了彻底的分析。“青藏高原的岩画主要是牦牛和鹿的形式。这次城垛县的岩画除了塔像之外,还包括两张人脸图像。根据我多年对岩画的研究和分析,这应该是3500年至2600年前首次在青藏高原发现人脸图像岩画。”嘉阳尼玛告诉《科学技术日报》记者。

嘉阳尼玛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玉树岩画的研究。他将玉树岩画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并沿通天河的上、中、下游分布。表现形式有全身凿刻、线条凿刻和简单描绘。总的时间跨度在3500到2000年前。

岩画呈现出肉眼可见的图案,但背后的故事或社会形态需要考古专家团队的研究和判断。那么,岩画应该如何准确标注日期呢?对此,中国著名岩画专家朱莫砺锋指出,虽然一些国际考古学家和岩画专家正在努力,但他们尚未找到特别理想的年代测定方法。可以说岩画的年代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参与玉树岩画年代测定研究的岩画微侵蚀年代测定的创始人罗伯特·贝德纳里克(Robert Bednarik)表示,微侵蚀年代测定方法是通过测量和分析各种岩石上所做标记的风蚀程度来确定岩画的年代,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直接测定岩画年代的方法之一。他认为,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中,中国最适合岩画的微侵蚀分析。“这是因为中国有许多可以科学划界的岩画遗址,有大量可以准确知道历史年代的天然岩石表面,包括石碑、雕刻和各种岩石结构。”罗伯特·贝达纳里克说。“岩画”上神秘的图形符号需要破解。

几千年前神秘而奇怪的图形符号,它们到底反映了什么?迄今为止,国内外考古专家仍在探索人像岩画中蕴含的秘密。

朱利叶斯·冯在《环太平洋“人面岩画”研究述略》中写道:“人类fa上的岩画

鬼魂、动物、工具、面具、花草以及各种神秘的符号.人脸图像岩画中呈现的图案复杂多样,令人费解。贺兰山岩画的发现者李石翔经过多年的分析和研究,认为人面岩画中所表现出的对神和鬼的敬畏是求助于神来保护人们的和平,取悦和安抚或压制魔鬼。面具是多元文化的产物,是万物有灵论、拜物教、图腾崇拜、巫术和头骨崇拜的衍生物。面具掩盖了真实的人的面部和精神意图。通过巫术意识的物化,他们达到了娱神、交流和情感交流的目的,并在身心中产生了敬畏和快乐的虚幻感。人脸图像岩画中的祖先崇拜是对部落首领或部落首领或英雄的崇拜。

专家学者对人面岩画的文化解读有自己的看法,主要包括“传播理论”、“面具理论”、“生殖崇拜理论”、“萨满巫术理论”和“二元论”。“传播理论”和“面具理论”占据主导地位。

南京师范大学唐惠生教授在他的著作《《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中引用了大量考古资料,论证了中国脸谱岩画是二元对立思维及其概念的体现,是原始宗教文化中许多“肯定因素”的象征。他支持“东夷之源”的脸谱岩画理论,并从文化类型的角度将中国脸谱岩画分为最初的、繁荣的和衰落的三种类型。

那么,这次在藏区发现的人脸岩画和世界各地的人脸岩画有什么联系呢?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嘉阳尼玛认为玉树岩画中的牦牛、鹿等动物形象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而宝塔和巫师形象则展现了当时祭祀的场景,而六角星和漩涡等形象仍然无法破解。

Extended Reading

Distribution of Human Face Rock paints In China 20省区

在世界岩画体系中,有一种轮廓分明的岩画,它没有身体,只显示人或人形的面部特征,通常被称为“人脸岩画”或“人脸岩画”。

虽然这是第一次在青藏高原出现像人脸一样的岩画,但这种不同风格的岩画在中国并不少见。与动物、植物、符号、自然物体和人工制品的岩画相比,人面岩画是一个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岩画体系,明显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岩画朱莫砺锋指出。

从世界范围来看,岩画分布在世界70个国家,而人形岩画只分布在太平洋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在我国,早在5世纪,北魏地理学家李道元就在其著名作品《水经注》中留下了大量生动的岩画记录。到目前为止,江苏、山东、内蒙古、宁夏等20个省份都有人像岩画分布。在中国,人像岩画有规律地呈带状分布。它们可以大致分为人脸状岩画和人脸状岩画。人像岩画通过符号或符号组合形成人脸。人脸岩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李石翔认为,像岩画一样的人脸是一种最接近、最相似、最难以理解和确定其含义和归属的文化形式和意识形态。人们的脸像岩画一样丰富多彩。有些是美丽的,有些是英俊的,有些是愤怒的,有些是快乐的,有些是痛苦的,有些是困惑的,有些是可怕的。它承载着人类几千年来的艰辛与痛苦、欢乐与喜悦、探索与追求。

他还认为人的脸看起来简单得像岩画,但是如果你加上头饰、耳环和项链,它们就意味深长了。不仅有外部现象、图式和变化,还有内部表达、诉求和渴望,以及心理活动、欲望和信念。人的脸就像对自己的描述,对自己的理解,对自己的理解,对自己的意识,这是自我意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