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非接触式”服务业爆发的前景取决于技术成熟度

2020-04-17 17:19  来源:南昌新闻网

“非接触式”服务正在兴起。

在新的皇冠肺炎疫情下,有效阻断“人传人”传播链是关键。因此,机器人承担了“前线工作”,如消毒和清洁、药物和食物输送,以及诊断和治疗援助。虚拟现实看房、在线娱乐和在线教育也已经成为家庭中公众的基本选择。建造无人工厂和自动化生产线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这些“非接触”服务的变化不仅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非接触经济”,如网上办公、网上医疗等。也为人工智能带来了新的工业机遇。

疫情促使“非接触”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

随着企业陆续恢复工作和生产,工作场所应如何预防和控制疫情?同时,满足人脸识别、身份验证和体温检测的双重需求是测温产品的主要研究和发展趋势。目前,一些企业已经使用测温机器人在此基础上完成检查、消毒、配送、诊断和治疗辅助等工作。这些机器人可以有效地识别和追踪戴面具的人的来源。他们可以更有效地进入防疫前线,提供各种“非接触”服务。

“所谓‘非接触型’是指人和人,以及人和特定物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没有直接接触。”中国自动化学会和合肥工业大学模式识别和机器智能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韦嘉博士告诉《科学日报》,“非接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自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兴起以来,它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2002年非典疫情催生了第一波非接触经济。今年的新皇冠疫情加速了“非接触”服务和“非接触”经济的发展,将“非接触”推向了第五个主要发展阶段。”韦嘉指出,在疫情期间,“非接触”技术的应用显示出一些亮点。除了上述非接触式体温检测和机器人,还有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大量无人驾驶飞行器、在线免费诊所、零接触电梯等。甚至一些“非接触”服务,如霍深山的“云监督员”和雷神山,都是通过高清直播完成的。

没有3D技术,就无法实现大规模着陆

“没有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就无法实现‘非接触’服务。”韦嘉指出,目前,“非接触式”服务越来越智能化,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来支持。

长期以来,3D传感器一直被视为机器的“智慧之眼”。作为视觉感知技术的核心技术,三维视觉感知技术能够识别空间中各点的三维坐标信息,获得高精度的空间三维数据,还原完整的三维世界,实现各种智能三维定位,从而推动人机交互和机器学习等基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高精度、小误差的三维视觉是实现复杂环境下“非接触”机器人的关键。部分防疫机器人配有3D摄像头,拥有先进的3D视觉系统——,不同于三维空间识别中的2D平面避障和多线激光雷达远距离识别,真正实现机器人自主导航和灵活避障。

“非接触”服务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物流、智能零售、智能安防等领域。2017年,欧比钟光和蚂蚁金推出了一款3D面刷支付设备。在无人超市中,消费者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3D刷脸支付,人脸识别的误识别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可以有效避免各种伪装攻击带来的金融支付风险。

“在疫情下,爆发了非接触式需求。只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3D感知领域,它可以提供非接触式的交互和操作应用,这实际上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孔波,副主席

最近,上海提出要加快发展网络经济、家庭经济、非接触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经济和新兴产业。安徽提出积极发展网络经济、家庭经济、非接触经济等新的经济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可见,“非接触”经济站在“非接触”的服务出口,正在融入社会发展,成为培育新动力、打造新优势、抢占行业制高点的重点之一。

疫情爆发后,能否全面实施“非接触”促进经济发展?“要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为‘非接触’服务,首先要有更好的智能感知,其次要有更好的人工智能算法,最后要加强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创新。”韦嘉指出,目前中国对“非接触”重视不够,缺乏国家和行业发展规划和标准。此外,技术成熟度仍需提高,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应用需求。因此,全面应用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一种新的模式需要经历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过程,包括消费者行为习惯的形成和‘非接触’产品的成熟。”孔博说。

随着5G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3D传感技术的功能和规模将会全面爆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基于5G商业、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政策支持等有利因素,2020年新皇冠疫情引发的“非接触”服务将比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和更强大的力量。

“目前,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基础设施”的兴起加速了产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给“非接触”经济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杜佳科技副总裁兼商务智能部总经理刘斌对“非接触”经济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并认为它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形式。(记者叶青)